close

1.jpg

新任金管會主委丁克華為了提升股市動能,把腦筋動到ETF身上,要效法股神巴菲特的逆景氣循環法則,鬆綁法規來吸引壽險大戶進場加碼,這樣的作法可行嗎?

2.jpg

台股很給新上任的蔡英文政府面子,除了在五二○就職當天罕見地開出紅盤外,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也是漲多跌少,但沒人敢說這片好光景能維持多久,而且成交量急凍、籌資功能不振的老問題也未見好轉。如何讓台股真正地活過來,成了新任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不能不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
 

就任後的第一個上班日,丁克華在首次公開記者會上推出政策牛肉,其中最受矚目的亮點,莫過於在八大短期推動政策中,「檢討保險業RBC(風險資本適足率)制度的股票逆景氣循環機制」這項,震撼金融圈。

 

「對股市來說,最健康的成交量能是1500億元,現在才700、800億元,缺乏活力,」丁克華一再強調,上任後的首要之務,即是拉抬國內實體經濟。目前保險業在國內投資的配置上,台股平均介於可運用資金的7到8%。但海外投資比率實質上已超過50%,與其在海外搶破頭,不如「多撥點」到台股,如果怕風險波動太大,就投資指數型基金ETF(股票指數型基金)。

3.jpg

丁克華認為,若採取股神巴菲特的逆景氣循環的投資方式,在低點進場,對壽險業來說,不但有利於拉高未來投資收益,也能避免外資匯出台灣的賣壓帶來大幅波動。他說,往後,證交所也會與櫃買中心密切合作,編製上市櫃ETF指數,對壽險業來說,將有更多抗跌投資標的選擇。

 

外界解讀,丁克華在內憂外患夾雜的環境下,所使出的第一招起手式,就是從監理標準上放寬,著手調整RBC,吸引壽險大戶等機構法人資金當領頭羊大力挹注台股,以達到示範作用。

 

壽險的RBC制度,指的是風險資本適足率,監理機構針對保險公司的個別保單業務和投資標的,給予不同的風險係數標準,也是用來計算保險公司承擔風險的最低資本額的綜合標準。

 

這個如意算盤乍看之下相當完美。第一,引進保險業的長期資金入台股,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增加台股成交量,拉抬台灣股市的人氣;而且若能藉此拉高ETF的價格,同時可以吸引資金投入包裹內的個股,發揮引資的槓桿作用;第二,對於ETF所包裹的一籃子上市企業而言,可獲得穩定的資本市場力量支撐;第三,對保險業者來說,台股ETF也是每年殖利率約3至5%的優質投資標的;第四,成交量只要擴大,連帶證券商、政府稅收也能吃到甜頭。

 

然而,丁克華的如意算盤卻未必能撥得動。首先,台股在近年的表現已非投資的首選。根據證交所統計,一三年台股平均投資報酬率接近12%,一四年還維持在8%;到了一五年底,平均每位投資人的投資報酬率竟為負11%,等於虧本超過一成,今年前四月,投資報酬率更不到0.5%。

 

壽險大戶也沒好過,去年包括國泰人壽、新光人壽等上市壽險公司,同樣受到台股拖累,帳面上金融資產評價未實現損益波動擴大,一度都出現負值,國泰人壽到今年第一季才轉正。

 

因此,壽險資金出國找機會,就成了不得不然的選擇。中央銀行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國際收支統計,金融帳連續23季淨流出,累計約2500億美元,超過8兆元新台幣。從金融產業角度看,保險業這幾年大量銷售外幣保單,原本就需要加碼非台幣資產的持有規模來避險;國內商用不動產收益率無法突破2.875%的限制,逼使業者只能赴海外獵樓,加上響應亞洲杯政策,積極以壽險資金在海外併購及參股,也導致資金外流的情況更加明顯。種種因素影響下,即使壽險業有心助陣,也未必有餘力加碼。

4.jpg

一名業者觀察,政府拋出風向球,初期大家都會響應,「但是要買到什麼程度,還是要看效益,」實際上,近一年來市場動盪、利率波動幅度大,不少壽險大戶早已在一年前轉變策略,換手台股部位加碼ETF,然而要再大幅加碼,則面臨更多市價波動風險。

 

中國人壽總經理郭瑜玲態度保留,她表示,ETF雖然是一籃子投資,風險較低,但依然還是股票,和債券無法比較,目前海外債的投資報酬率平均約有4至5%,到時候還是尊重投資團隊的決策。

 

股市是經濟的櫥窗,丁克華祭出監理上的紅蘿蔔,然而壽險業從事資金運用,說到底還是保戶資金,除了因為在國內找不到適當的投資標的,更重要的是,要維持一定的報酬率,以彌補早年高利率保單造成的利差損,據了解,目前壽險業要負擔的資金成本也至少在3%以上。

 

金管會除了研擬鬆綁法規,也已發函鼓勵旗下18家財團法人投資ETF,以擴大證券市場動能,未來還要辦更多說明會,從截至今年三月底的數字來看,國內專門投資台股的ETF共14檔,持有規模約887億元;上市ETF的成交量占比超過10%,若要買氣更熱絡,則考驗主管機關造市的功力了。

 

 

 

文章來源 / 財訊雙週刊

※文章及圖片內容有誤或侵權,歡迎來信告知我們,謝謝指教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豐澤百川股匯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