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.jpg

全球太陽能市場核心由歐洲轉向亞洲。未來全球太陽能安裝量將會逐年成長,這對產業鏈漸趨完整的台灣太陽能業者而言,是一大商機。

歐洲太陽能組織SolarPower Europe在最新的《全球太陽能市場展望──二○一六至二○二○》報告中指出,二○一六年全球太陽能安裝量預估將超過六十GW(吉瓦,一GW等於十億瓦),遠高於一五年的50.6GW,其中包括住宅、商業和公用事業的安裝量都會顯著提高。

該報告指出,全球太陽能累計安裝量至一五年已達229GW,預估到二○年全球累計安裝量將達716GW。

由此可見,太陽能產業仍具未來性;且就趨勢發展來看,過去全球太陽能產業是由歐洲主導,但近年隨著歐洲國家政府的補貼減少,歐洲的需求成長已趨緩;但美國、中國及日本的需求則大幅成長,使得全球太陽能市場核心由歐洲轉向亞洲。未來全球太陽能安裝量將會逐年成長,這對產業鏈漸趨完整的台灣太陽能業者而言,是一大商機。

目前,台灣的太陽能產業,主要布局在中游電池片領域,產能占全球約兩成(僅次於中國);矽晶圓、矽晶片的產能約占全球一成;不過,台灣在矽晶材料及模組領域的產業規模都遠不及中國,尤其是在矽材領域已無法和中國匹敵;至於模組產品的全球市占率也不到5 %,這也是台灣太陽能產業未來發展的隱憂。

不過,近年來台灣電池片業者如新日光、茂迪及昇陽科等均積極在進行中下游產業鏈的整合;例如新日光透過子公司永旺能源公司積極在美、英、日及台灣等市場拓展太陽能系統及電廠業務;另外,茂迪合併聯電旗下太陽能電池廠聯景,也讓其穩居太陽能電池龍頭地位。

國內許多上市櫃公司,近年來也積極在卡位,其中台達電製造的各式太陽能逆變器就極具市場競爭力;太陽能導電槳大廠碩禾的母公司國碩,除生產多晶矽太陽能晶片外,也生產太陽能導電銲帶等產品;至於中鋼的子公司鑫科,除生產各式薄膜濺鍍靶材外,也生產矽晶型太陽能電池用導電膠;國精則開始量產銷售太陽能背板用膠樹脂。

其他如華立已經深耕太陽能電池用晶片、銀鋁漿、太陽能玻璃、太陽能模組背板及組裝用材料市場多年;而崇越除代理太陽能材料及太陽能電池用導電塗料、切削液、模組、儲能櫃等產品外,也承接太陽能系統專案,在海內外已有許多太陽光電工程實績。

未來隨著全球太陽能安裝規模逐年擴大,台灣太陽能產業可望跟著受惠,尤其是新政府對綠能產業的重視,將讓台灣太陽能業者有機會先在國內練兵,然後再進軍海外市場,發展潛力看好。

太陽能產業鏈完整,但如同經濟部長李世光說的,我們生產的太陽能面板只有2 %留在台灣使用,卻都賣到國外。「我們自己需要這能源,也有很多廠商想回來投資,有錢、有技術、有產業需求,過去比較大的困難,就是沒地。」目前全台灣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僅不到一GW,政府目標到二五年,要達到二十GW,土地怎麼來?

投入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廠商已超過兩百家,但大家最頭痛的,就是找不到場域及創新應用,不是受限於建築法規,就是要取得社區大樓屋頂的過程、手續冗長,讓太陽能屋頂的推動緩如牛步。而在農地上種電,就成為大家一致瞄準的目標。雖然一度因「充斥的假種田、真種電」爭議,而讓政府停止審查申請案件;今年新政府上台,搭著綠能列車,才又恢復申請審查。
但仍有業者試著以更創新的方法,要讓太陽光電和農事生產,一起在農地上開花結果。

自備150萬元,小農也可賺太陽能財
向陽蓋光電農棚 種電又種菜!

「這是全世界第一座溫室香蕉!」「你吃的草莓,小英總統也來吃過!」屏東夏天的太陽毒辣,但曬在向陽優能電力董事長陳貴光黝黑的臉上,卻是閃閃發亮的希望與健康的保證,這是向陽在枋寮的太陽能農場。

站在六公尺高的棚架下,光線透亮,絲毫不感覺頭頂上有太陽能板阻擋陽光,「我們已經建到第五代的農棚了,結構更強、高度更高,重通風、散熱好,太陽能板自動追著陽光跑,讓光線均勻照進來60 %,對農作物最好。」陳貴光信心滿滿,不斷改良他六、七年來建造的農業大棚,希望在農地上既能種電又能種菜。

二○○九年,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,屏東原本地層下陷的沿海地區更是大淹水,屏東農家出身的陳貴光,雖然早已北上打拚多年、事業有成,但看到殘破的家鄉,以及農人「看天吃飯」的無奈,決定力挺當時的屏東縣長曹啟鴻「養水種電」計畫,開啟他的新事業。

做電信基地台起家的他,蓋農棚不是大問題;之前與人合夥經營光電公司,對太陽能產業也非門外漢,加上當時政策鼓勵,讓陳貴光一腳踩進這個領域。如今,他在六公頃土地上的光電農棚,每年的電價收入就有3千多萬元,「底下的農作物,賣的都是多賺的!」他也親身示範棚下「什麼都能種」。

因為這幾年,「種電」風潮開始備受環保、農運團體批評。原本政府只允許在已無法利用的土地,架設太陽能板,政府以高出一般電價(約2元多)兩到三倍的價格保證收購;一三年,農委會修改辦法,讓農業區的農業生產設施可附屬綠能設備,由於並沒有嚴格限定面積大小、種植比例或收成認定,讓許多人一窩蜂租地架起農棚,屋頂上密密麻麻排滿了會賺錢的光電板,至於底下有沒有種東西、或只是虛應故事,沒太多人在意。

每年電價收入 超過3千萬元

在陳貴光的農地上,不只種了結實纍纍的香蕉,從葉菜、瓜果、番茄到草莓,乃至金線蓮、枸杞等二十多種中草藥,他統統試種,就是要拿實際成果,來說服那些懷疑屋頂上架設了光電板、怎麼還能種植農作物的人。

「我從沒看過一位農委會主委,見到我沒有談農委會的事、一直講沼氣發電、養水種電,」經濟部長李世光提起現任農委會主委曹啟鴻,嘖嘖稱奇;曹啟鴻當初在屏東縣長任內,就是光電農業大棚的推手,屏東縣也成為光電農場大縣。

「農人最怕颱風、大雨、打雷,心血一下子化為烏有,蓋光電農棚,有穩定的售電收入,農作物又有保障,一舉兩得。」這一兩年因氣候變異,台灣水果產量稀少、價格高昂,但陳貴光的小番茄、香蕉等水果,產量穩定、品質不受影響,成了他的活廣告。

目前向陽有約1千名訂購者名單,定期配送蔬果箱,解決通路問題。但陳貴光的企圖心不只如此,他真正目的是推廣光電農場,讓農業成為一門好生意,大家更願意投入農業,他也能把他的know-how(技能)用上。

他設計了「追日型玻璃溫室」,太陽能板隨著日照轉動,可增加發電效率;但為了讓農作物有足夠的光照量,太陽能板卻不能排得太密集,他因此不斷測試各種作物最適光量,「香蕉是全日照作物,連香蕉都能種,沒什麼不能種的!」他細算香蕉園的獲利,一分地可種植150株以上,以每株賺一千元計算,收入至少10萬元,而且不必擔心天災、蟲害。

讓農業變好事業 工廠都更化

光電農業大棚既賺發電又賺農作,當然是好生意,但外界質疑所費不貲、不是一般農民負擔得起,陳貴光則細算成本,「一座1分78(約500多坪)的棚,大約需要750萬元,自備款兩成約150萬元,其餘八成可貸款,一年發電收入60多萬元,二十年契約就1千300萬元,扣掉利息、維護費用,殖利率至少5 %,是很穩健的投資。」

除了農業大棚,陳貴光最近則在力推「工廠都更化」,他認為,許多工廠老舊、屋頂漏水,正適合趁機更新浪板、鋪設太陽能板,工廠只要提供屋頂,可以額外得到發電收入的5到7 %租金收入,又可以解決屋頂老舊破損問題,應該鼓勵。 

 

 

 

文章來源 / 財訊

※文章及圖片內容有誤或侵權,歡迎來信告知我們,謝謝指教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豐澤百川股匯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