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全球化與網路資訊化的發展,大數據應用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趨勢之一。大數據(Big data),又可稱為海量資料、巨量資料或大資料,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龐大到無法透過人工,在合理的時間內運算、處理,並整理成人類所能解讀的形式資訊,大數據分析師的工作內容,就是整理及分析這些大量的數據,從中找出準確率高的線索以及創造商機,或是未來經營策略的方向。
現今,大數據在經濟、科技及其他領域中被廣泛的應用,各大產業都需要數據分析師。根據人力銀行的資料調查顯示,在未來數據分析師的需求火燙且薪情佳,碩士畢業者月薪約5萬元起跳,如果是資深的數據分析師年薪更可能上看百萬。
連IBM也在去年10月宣布收購氣象公司Weather Channel的大部分資產,Weather Channel本身就是一家大數據公司,IBM希望仰賴氣象資料能夠讓人工智慧事業有新的應用,相互結合創造出更多的獲利。
《大數據》(Big date)一書的作者威麥爾荀伯格(Viktor Mayer-Schönberger)提到,「在這個巨量資料的時代,巨量資料將從科學和社會這2個層面,開始改變一切,無論是醫療、政府、教育、經濟、人文,或是其他各個方面。」、「如果希望這些系統效能卓著,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能有大量的資料作為預測的基礎。此外,這些系統也必須能夠隨著時間自動改進,從新增的資料中,判斷出最佳的信號和模式。」由此可見,大數據已成這個時代的顯學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貝立德媒體實驗室所長吳宗霖,早期主要發展於行動服務領域,除了熟悉各項網路及行動服務的相關技術,也曾是各項行動服務的專案負責人,包含行動電視、行動社群、LBS、行動即時通訊等服務,後來進入傳星科技,是台灣最早推出相關SoLoMo服務及行銷方式的廠商之一。也因為豐富的資歷,他於2011年加入貝立德實驗室,發展新型態媒體及研究其對服務及行銷方式,並協助客戶進行新型態媒體的整合行銷規劃及溝通策略擬定。
吳宗霖認為現在是個數位化的時代,當有數位時就會產生數據,而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的數據會愈來愈多,「數據的利用本來就是為了便利性,產生了數據要如何應用來便利人的生活,創造新的服務,我覺得這是數據的益處。」他提到有些企業沒有e化,如此數據就只能一份一份去找,相當不方便,所以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對企業就相形重要。
以他在媒體的經驗,他說以前對於雜誌和電視收視率的調查,只能透過尼爾森的統計分析報告,而且如果發行數量太少的雜誌,是很難做出任何精準的調查,必須將採樣放大,才會得到想要的效果,而採樣放大又有成本效益的問題,所以過去抽樣調查本身的應用是有所局限的。
吳宗霖過去包括現在的工作經驗,與數據都息息相關。他舉例,早期從事的是網管,在台哥大管理衛星通訊時,一到晚上就會發現系統數據異常,在客戶端卻沒有接到申訴抱怨電話,身為工程師必須去瞭解箇中原因並排除,後來發現晚上有個節目提供Call-in抽大獎,節目結束後系統就會回歸正常。所以如果不去串連各部分,只是一味加頻寬,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。
這就像很多企業缺乏運用大數據的經營方式,只是搜集了很零散的數據,卻不知道怎麼去串連起來,或是怎麼利用,那麼數據就發揮不了任何價值。
加上電商時代的來臨,消費習慣逐漸從實體轉為網路購物,只要瀏覽任何商品都會留下紀錄,電商平台便能從中挖掘出使用者的消費習性及習慣,下次便會自動列出可能感興趣的相關商品,如知名購物網站淘寶網或Amazon,都是利用挖掘數據,找出潛在的客戶群。
數據分析師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?吳宗霖以為,一個優秀的數據分析師不能只是擁有工程技術背景,在產生有意義且有用的數據後,要怎麼去運用及行銷它,也是必須正視的課題。同時須擁有對數字的敏感度,具備統計學的基本概念,和認知數字的代表意義。當然也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,因為以一家企業來說,取得了大數據後,相關部門間如何彼此合作,成為數據是否能創造出最大產值的關鍵所在。
但不能過度迷信於大數據,吳宗霖提到「2011年Google預測流感很準確,但是沒有人知道2013年它的預測是失敗的,它是高估流感模組的2倍。」為何2013年會失敗?因為Google Flu Trends將搜尋「流感」的人和得到「流感」的人相互做了連結,但結果顯示,搜尋流感的人可分成2類,第1類為感冒患者,第2類為跟風搜尋者,顯然第1類搜尋者才是有效的樣本,這也是犯了相關性等於絕對性的錯誤,「盡信書,不如無書;盡信數據,不如無數據。」、「數據的部分,不管是應用在行銷面、管理面、價值面,如果你沒辦法真正地瞭解,用夠高的角度去瞭解這件事情,就很容易迷失在其中。」吳宗霖說。
數據分析師目前並無相關的證照考試,只有透過民間機構協會或學校所開設的課程、考試的方式獲得認證,如由台灣析數資訊與中華民國教育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的「商業數據分析師」認證制度,分成標準級和專業級2個級別,考試的認證軟體為IBM SPSS Statistics、資料分析暨導引系統,成績70分以上即可取得認證證書;另一個就是Google Analytics(GA),在網站上註冊即可進行線上考試,80分以上即可取得證照,但若考試沒通過,須隔7天才能再考。
最後,吳宗霖建議想投入數據分析師的年輕一輩,除具備相關技術外,還必須跨領域,對行銷有概念,才能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,也要知道產生哪些數據才能解決公司或客戶的問題,最後讓客戶能夠「有利可圖」。
文章來源 / Career就業情報網
※ 文章及圖片內容有誤或侵權,歡迎來信告知我們,謝謝指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