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施負利率,日圓卻未降反升,和歐元都面臨了一樣的狀況。這讓安倍的寬鬆貨幣政策加添陰影。
一月底,日本央行祭出了負利率,但是在中國經濟放緩,全球經濟也不見好轉的大環境下,日圓沒有預期的走弱,對美元匯率,反而一路飆漲。
美國聯準會延遲升息是混亂的因素。
不論喜不喜歡,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,左右了各國的貨幣政策是事實。美國升息預期下降,使得美元走弱,進一步推升了日圓和歐元。日圓兌美元今年已經升值了近11%,遠高於其他貨幣。
日圓對美元暴漲到107.9元,是2014年10月以來的新高峰,日圓現在是市場動盪的避風港,市場對日圓的需求遠大過政府遏止漲勢的努力。
另一個日圓升值的重要理由就是基本面。根據新公布的2月份日本經常帳順差2.43兆日圓,是2015年3月以來最高的。瑞士寶盛集團(Julius Baer)分析認為日圓的基本面被嚴重低估,因此用干預的方式壓低匯率是個挑戰。
對日圓的需求強勁而穩定,以及油價下跌對日本的影響,更有分析師認為日圓回到安倍上台前的80是有可能的。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外匯分析師也估計,現在的日圓是被高估的,大概要接近100比較合理。
貨幣貶值一直是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不斷努力的方向,想要藉此刺激日本的通縮問題,將通膨拉到健康的2%,在今年祭出負利率之前,日本央行已經經過兩輪的量化寬鬆了,但是這一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還是逼近於零。
過去一年來,日圓對美元走勢,一路上漲
日圓最近的走勢,幾乎可以形容為「失控」,日本央行好像束手無策。
大家都開始討論日本央行再度出手介入的可能性。
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接受訪問時提到,G20財長會議時承諾的是避免任意干預,但是在貨幣單邊波動,採取措施是兩回事。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也同樣提到,不願見到日圓劇烈波動。
日本在第三次QE的邊緣,政府介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。
日本央行要做什麼呢?
老實說,能做的不多。日圓走強破壞了央行對扭曲借貸成本的努力,也挑戰了央行在市場的信譽。
這引起了大家對於量化寬鬆成效的質疑?貨幣政策似乎走到了極限。
「貨幣政策承擔了太重擔子」《金融時報》就明白指出:「世界仍然處於政策癱瘓的狀態。」
來源 / 天下雜誌
※ 文章及圖片內容有誤或侵權,歡迎來信告知我們,謝謝指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