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羊羹現在是和菓子的一部分,其實最早從中國東傳,是羊肉湯做成的凍。然而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中不喜歡羊肉,按照肉凍的樣子模仿出羊羹。大約在十五世紀時,由於茶道的發展,加入砂糖、紅豆等餡料,成為目前的羊羹。

橘逾淮為枳,羊羹過東海就沒有了羊,成為甜點。

羊羹原制出唐浮屠,傳入日本之後,成為日本的特產,在中國反而失傳,由日本再傳入中國,反成為『東洋點心』了。

但其實周作人的話只對了一半,在中國的羊羹作法並不像日本一樣,日本人只是借了羊羹的殼和名,整個內在和飲食文化都變了調,成為道道地地日本的文化。

日本人只是借了羊羹的殼和名,整個內在和飲食文化都變了調,成為道道地地日本的文化。 圖/Flikr Nemo's great uncle

▎「菓子」

我們先來看看「和菓子」一詞吧!本來在明治時代以前,沒有「和菓子」的說法,為了與西洋傳來的「洋菓子」對比,才有「和菓子」一詞。以往所稱的「菓子」就是後來我們常用的「和菓子」。

「菓子」一詞從而何來,和水果有關係嗎?還真有關係。日文的水果現在叫做「果物」,以前稱為「水菓子」,日本人相信萬事萬物皆有靈,所以「菓子」也應該有神或靈囉!果不其然,被稱為「菓祖神」的田道間守和水果是有關係的,而且和中國傳來的長生不老藥有關。

 

▎外來的影響

和菓子的外來影響主要有三波:

第一波來自唐代,奈良時代所謂的「唐菓子」、「唐果物」是由當時的遣唐使所帶回來,但當時的「菓子」和我們現在的「和菓子」很不一樣,有些是鹹的不是甜的,必須以小麥粉或是其他穀物的粉包裹,並且以芝麻油油炸。

唐菓子主要用於祭祀,現在還可以在春日神社的祭儀中看到。成書於日本延長年間(923-930)的《倭名類聚抄》,記載有八種「唐菓子」,分別是:梅枝、桃枝、餲餬、桂心、黏臍、饆饠、鎚子、團喜。其中最受學者注意的稱作「饆饠」,這是類似饅頭的餅皮,以糯米粉製作後再將之磨平,並於其中加入餡,再放入油炸。

簡單來說,唐菓子其實不只是甜點,而是類似點心的食物,非當作正餐,而是在兩餐之間食用。從上面的敘述來看,唐菓子有點油膩膩的,都需要炸過,與我們現在所見的和菓子不同。

說到後來和菓子最重要的砂糖,也是由唐所傳入,遣唐使帶回了很少量的砂糖,但主要當成藥,砂糖在日本用作藥有將近上千年的歷史。此時日本人的甜味來源主要從「甘葛」中提煉而來。然而,「甘葛」也是很貴重的物品,並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。

說到後來和菓子最重要的砂糖,也是由唐所傳入,遣唐使帶回了很少量的砂糖,但主要當成藥品來使用。 圖/ingimage

 

第二波來自宋代,這時傳進日本的主要是羊羹和饅頭類的菓子。鎌倉時代入宋學法的僧人帶回來「喝茶」與吃「點心」的習慣,在諸多傳說中,都指向聖一國師,據說他帶回「羹、饅、麵」三種僧人的飲食,羊羹和饅頭都是兩餐之間的點心,而烏龍麵則是主食。

據傳榮西禪師在鎌倉時代早期(1191年),將中國的飲茶風俗帶回日本,日文稱為「茶の湯」,也就是茶道。

第三波則是大航海時代從西洋傳來的甜點,包含長崎蛋糕、金平糖、小鬆餅都是這時期傳入,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所帶來,日本人稱他們為「南蠻人」。從《諸國名物御前菓子秘傳抄》中可以看到「南蠻」糕點的紀載。

從左到右分別是是:芋羊羹、栗蒸羊羹、和另一種日本餅菓子「素麻」。 圖/伊勢丹百貨公司 《羊羹Collection 

 

文章來源 / 轉角國際

 ※ 文章及圖片內容有誤或侵權,歡迎來信告知我們,謝謝指教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豐澤百川股匯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